不惧法院执行的人,为何越来越多?

远川行 1 973阅读模式

许久之前,“法院被执行人”是个让人避之不及的身份。

这个身份意味着:个人信息全网公开、列入失信被执行人、打入征信黑名单,而且会被限制高消费、不能乘坐高铁飞机,孩子还不能进私立学校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但时过境迁,尤其是经济环境的变化,攻守之势异也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逃避法院执行的攻略,避免被限制高消费的经验,在互联网上出现。我们都能看到,越来越多的人不怕法院执行了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多少欠债赖账的人,竟反过来气势汹汹: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“你们来告我吧,让法院判我就是!”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一、欠债有理?

有不少人说过逍遥自在的法院被执行人特征,归拢一下: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1、无惧起诉,欠债赖账而且公开叫嚣

比如“我在法院有的是官司,你想告你就去,看最后谁吃亏”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他们很清楚,即便你花钱请了律师,打几年一审二审全胜诉。但等到去法院执行去申请执行时,执行法官一查到他们身上还有其他没执行完的案子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那你这案子基本就是“终止本次执行程序”,从此合法途径再难有手段能给他施压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://www.falvbiji.com/769.html

属于有恃无恐,理直气壮不还钱。

2、官司越打越亏,为了调解,法官会让原告退让

欠债的人越来越知道,在现在民事诉讼里,结案是第一,法律上的对错是第二。

法官都会大力促调解,最简单就是各打五十大板。

比如拖欠工人工资,即使官司打上几年,公司也不会因为你起诉而额外掏一分钱。

反而在诉讼和判决后的执行中,很多人权衡利弊会选择落袋为安,接受调解少拿钱。

3、人间蒸发,无力追踪

欠债后电话不接、实际住所不明,直接失踪,给法官的审理和执行制造麻烦。

法院近年人手短缺自,欠债后人间蒸发,谁去寻找他具体个人信息、住址电话?起诉和执行可都需要这些信息。

自然是原告和申请执行人去找。

寻找不到,法院表示找不到失联人员,只能不予立案。

久而久之,被执行人了解了这个门路,欠钱跑路,走为上计。

4、形似摆烂,无所畏惧

为什么不怕法院的财产报告通知?

因为他们自己名下不留存,也根本不登记什么财产。

公司工厂不在自己名下,名下的银行账户毫无资金往来,有价证券、豪车豪宅都不在自己名下。

自己的兜里比脸还干净。

申请执行人拿着跟踪拍摄他日常奢华生活的照片去找执行法官。

法官只能摆摆手,没找到他的财产线索,法院实在没办法。

5、真假离婚,金蝉脱壳

很多被执行人都办了离婚手续,将资产留给对方,自己净身出户。

但是,依旧过着跟对方离婚不离家的日子。

能获利的事儿,都是自己的前妻/前夫出面,轮到败诉要执行的案子,自己当仁不让。

而且一旦法院查封了夫妻此前的共同资产,对方就跳出来提执行异议。

你要笔债,对方给你表演帽子戏法。

6、欠债百态,不一而足

不能否认,一部分人确实是资不抵债,真正躺平了。

但越是有一部分人,经“高人”指点,在“贵人”庇护下,顶着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头,生活消费奢侈,正常控制着大企业。

更是不惧官司、不怕败诉、不畏执行,法院也不对他采取其他措施。

二、执行尺度是如何

曾在执行局遇到一位朋友,查自己的案件分在哪个执行法官名下。

他说,是来法院开证明的,只要有这份法院证明,就可以去扣对方的车。

为什么不等法院执行人员去扣车?

因为现在执行法官只管着网上查询财产,根本没有时间去扣车卖车。

只要查到对方账户下没有可执行财产,就终结本次执行,不会给你去查其他线索。

直到你有了对方的财产线索,才给你重新立案执行。

而说到不配合执行,抓人拘留的问题。

现在都强调文明执法,列入“失信被执行人”就算结案了,凭申请封掉微信支付宝都算尽职尽责,哪还会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加班去抓人的?

除了特别重大的执行案,那也得你确保被执行人在辖区内,并且5-6个小时不动,才有可能争取到法官的拘留配合。

可见最大的问题有两个:

1、被执行人已经开始掌握法律技巧,可以轻易采取规避法院执行的措施,

2、法院执行工作已经习惯于办公室、网上、交易大厅办案。法院而且人手少、考核制度压力日渐增大,基本都要靠终本执行结案。

这两点累加,共同造就了现在被执行人反了天的现状。

不像法不责众,更像是管不过来。

三、其他见闻

有朋友说,不少年前在某市中院代理一个执行案子,忽然接到执行法官电话。

大意是为了应付年终考核,希望当事人申请“终止执行”。

这当然不能同意,毕竟一分钱还没执行到。

但执行法官有货,这只是名义上的“终止”,只是应付考核、提高结案率,当然会继续执行,而且随时可以申请恢复执行。

其实话说到这里,懂点法律的都能品出风险。

这个朋友左想右想,终究还是怕得罪执行法官。虽然违心,但不得已申请了中止执行。

一到第二年初,火速申请恢复执行,还电话追问之前的执行法官。

你说换谁谁不急?

但这时,法在电话里带着笑意说“案号都没有了,还执行什么啊!”

然后再无然后。

 

五、何以至如此?

现行有效关于终本条件的法规中,包括了:

“已用尽财产调查手段,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已发现的财产无法进行处置”。

但“用尽”的详细定义是什么,是否要将调查结果向申请执行人通报后接受质疑,则一概没有规定。

这一条显然已经变成法院工作人员减轻考核压力的出口。

至于如何监督执行工作尽职尽责,如何救济。

大部分申请执行人更是一问三不知,只知道给执行法官打电话。

民诉法解释规定,裁定执行案件终本只需要法院内部决定,无需通知申请执行人。

这代表着很多申请执行人还在等待,但案件其实早就终结了本次执行程序。

也就是结案了。

网上查询账户和明面财产未果,就可以结案了。

几年官司打下来,执行阶段熄火。想要申请恢复执行,就要自己查财产线索。

一般人的合法调查权能有多少,这官司不是打个寂寞?

如此这般,法律对被执行人还有多少震慑力和强制力?

凭什么让失信人不嚣张?

weinxin
我的微信
交个朋友,咨询亦可
资深上海律师。主攻民商事纠纷、不动产、涉刑案件、公司顾问
 
    • 路人
      路人 5

      1.明目张胆挑战法律的人,真的要治一治,必须打击背后的“保护伞”。
      2.法院人手不足、考核制度压力日渐增大,带来的问题不只有表面看到的那些。压力与疲倦,会导致急躁和不稳定,不仅办不完,还办不好,这样下去会有很大的隐形危害。

    匿名

    发表评论

    匿名网友